重回創業之路

By | 2025/02/12

三年過去了

距離上篇文章已經過了三年,確切來說是三年零兩個月。

同時,從我進入芬蘭的公司工作以來,也已經過了三年零兩個月。

 

 

決定:辭去工作,重返創業之路

直接說結論,我決定辭去現在的工作,從 2025 年 3 月 15 日起,重新開始全職創業與自營事業。

 

我選擇轉換職涯的原因

要放棄一份穩定的工作,再次把自己投身於創業與自營事業的浪潮之中,背後有幾個重要的原因。

 

 

1. 獲得芬蘭公民身份

我在 2023 年年底成功獲得了芬蘭公民身份。

這意味著我在芬蘭的生活將變得更加穩定。

 

換句話說,即使辭掉工作,只要不做違法的事情,我就可以無限制地待在芬蘭。

不會再有被芬蘭政府強制驅逐的風險。

 

 

2. 看不到目前工作的未來

我現在工作的公司本身相當穩定,業績也持續盈利。

如果我不離職,應該可以待到退休。

 

然而,我卻無法在這家公司看到自己的美好未來。

我的技能與能力,大概只有 30% 被發揮出來。

看不到升職或加薪的機會。

 

而且,我並不覺得自己適合這個環境。

從我的角度來看,這家公司就像一座農場。

周圍的人就像羊群。

只要按照公司指示行事,就可以平淡無奇地過日子。

每天都有飼料可以吃,也不需要擔心明天會不會死掉。

 

但我是狼。

我不討厭羊,但要我和羊群一起每天吃著固定的飼料,這樣的生活無法讓我滿足。

 

 

3. 如果這樣過一生,我會後悔嗎?

如果我繼續待在這種環境和狀態下,我一定會後悔。

如果明天、下個月、明年我就死了,我 100% 會後悔。

 

如果是這樣,那麼答案已經很明確,我該做的事情也很清楚。

 

 

4. 讓我決定辭職的導火線

公司認為我的價值很低。

今年年初,因為某個契機,我發現自己的薪資相比同事來說,低得離譜。

 

向公司爭取後,結果完全沒有任何正面的改變。

如果公司對我的評價這麼低,那我根本沒有必要勉強自己繼續這份工作。

 

 

再次確認受雇與自營的差異,並充滿信心

在一生之中,有兩次進入受雇工作,又兩次轉向自營事業的人,應該不多。

全球有 80 億人口,從絕對數量來看,可能還是不少,但若以比例來看,應該連 1% 都不到。

 

我曾有兩次受雇工作的經歷,也有一次創業與自營事業的經歷。

 

現在,我即將開始第二次創業與自營事業的旅程。

因為曾經有過經驗,我很清楚自己將要面對什麼。

因此,這次的準備對我來說也相對容易。

 

 

穩定與慣性 vs. 不確定性與機會

從心理層面來看,受雇與創業之間最大的區別,就是「穩定與慣性」對「不確定性與未知——以及機會」。

 

當你受雇時,只要每天去公司,做大致規定的工作,每個月就會領到薪水。

無論你付出 120% 的努力與熱情,還是只付出 50%,最終的結果基本都一樣。

 

即使不喜歡這份工作,但只要星期一早上去上班,一週就會過去。

一週過去了,一個月就過去了,一年也就這樣過去了。

時間轉瞬即逝。

 

這份工作不是你熱愛的,但也沒有到無法忍受的地步。

每天做點什麼,日子就會這樣流逝。

 

這就是穩定與慣性。

 

 

而創業與自營事業,則完全相反。

 

今天想做什麼?明天想做什麼?這個月內要達成什麼?三個月後要朝著哪個目標前進?

一切都由自己決定。

 

可以決定,也可以不決定。

如果決定了,就要思考該做哪些事情、可以期待什麼結果。

如果不決定,每一天會怎麼過?又會帶來什麼結果?

 

這些,只有自己知道,只有自己能掌控。

如果不想工作,星期一早上可以睡懶覺,可以去散步。

如果喜歡工作,星期天也可以繼續做,甚至可以熬夜不睡。

 

而自己投入的時間、精力、熱情,全部都是為了自己。

不是為了別人的公司,也不是為了別人的生意。

 

 

經歷過兩次受雇工作,也經歷過創業與自營事業,我對未來的恐懼已經減少,知道該期待什麼。

人生只有一次。

我必須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。

 

 

感謝的心,始終不變

雖然我要離開現在的公司,但我的感激之情不會改變。

 

我感謝自己能夠獲得芬蘭公民身份。

我感謝自己能夠在芬蘭安定地生活。

我感謝自己目前身體健康。

我感謝自己今天的膝蓋和腰部依然健康,還能打羽毛球。

我感謝身邊有好朋友陪伴。

我感謝自己今天還能正常地吃飯和睡覺。

即使回到創業與自營事業的道路上,我依然會帶著這份感激之心,好好度過每一天。

中文文章一覽請按此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, 你的一個讚或分享將會是最大的鼓勵!


スポンサーリンク


中文最新文章


Please share your comment here

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。 *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